第4年

零.回首

难点其实在接纳自己和有意识的成长上,钻技术很容易沉下去。

匆匆一年又过去了,在专业路线上越走越远。

学习收获

51篇博客中:

  • 后端知识体系:可扩展性视角下的系统设计 x15

  • Node.js:底层原理 x4

  • React Native:里里外外 x5

  • React:新特性 x3

  • 思想/概念:前端渲染模式 x1 软件架构 x1 云计算 x5 微前端 x2 微服务 x1 云IDE x1

  • VS Code:VSCode插件 x3

  • 类库/框架:immer x1

  • 工具:Hot Reload原理 x3

  • 小玩具:string-to-file-stream x1 imer x1 EmbeddedBrowser x1

  • 规范:ESn x2 TC39工作流程 x1

建立起了后端知识体系的大框架,触及了Node.js底层原理,终于由内而外地认识了RN,而React似乎许久未更新了,说好的Current Mode迟迟没有推出。

云计算的暗流席卷而来,在某些领域已经掀起了浪花,再续与VS Code的不解之缘,工具玩具也都在向业务靠拢……业务价值上的有效转化很少,知识边界在刻意地向后、向下延伸。

目标完成度

  • 向后:建立了后端知识体系。

  • 影响力:对外影响力似乎都来自定制化IDE方面的历史经验输出,对内影响力衰减殆尽。

  • 思考力:刻意强化下,结合业务思考了许多小点,但缺少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

  • 演讲艺术:坚持小半年后搁浅,团队分享1次。

  • 向下:Node.js C++扩展将将入门,目前看来似乎是屠龙技,暂缓。

  • 表达:尝试过几次主动表达,有些效果,但尚未形成习惯。

  • 汲取:学到的很少,用起来的少之又少。

向后向下的大方向坚持了下去,影响力方面做出了一些微小的改变,稍见成效,在有意识地思考,但频率、深度都还远远不够,表达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P.S.一改肥皂风,加之精心设计的「前端向后」品牌,配上震惊体标题和头图后,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开始加速增长。

成长经历

50条心情记录中:

  • 表达:speak consciously x2 声音控制 x2 主动表达 x1 停顿 x1

  • 沟通:引导 x2 讲事实说感受 x1 偏执 x1

  • 行动:务实 x2 创造 x2 开始做 x2 谋而后动 x1 大胆尝试 x1 汲取 x1

  • 生活:接纳和尊重 x1 认真 x1

  • 思考:价值思考 x1 划出一块时间 x1

  • 有所得:感悟 x16 经验 x11

沟通表达上略有改善,生活的压力已经逐渐裹挟上来,思与行之间,有所得也有所惑。

一.感悟

“想”与“做”

idea如同你所遇到的问题一样,你所想到的,别人很可能也想到了同样的点子。

不同的是,有人真的去做了,并且成功了:

想到了 并且做了 别人也做了 后来怎么样了
从靠谱渠道抓取租房信息,建立信用机制保持社区良性运转 credit(2016年创业项目,开头而后止于加班) 豆瓣租房(官方) 2019年4月4日停止运营
开源IDE快速定制方案 重构解耦、插件化(2018年11月) VSCodium 2018年8月开始,2019年4月火了,目前近10K Star
电商融入RPG元素,3D虚拟试衣 2015年入门WebGL,装了Maya(想建模3D人物,做骨骼动画),后来毕业没然后了 淘宝人生(2019年5月29日上线,穿搭联动已经有了试衣的雏形) 3D图形技术在互动娱乐场景的应用,大有可为
开源一套通用的Web页面搭建生成方案 icebrick(2017年底开始,2018年2月搁浅) vision(标准化的搭建平台) 低代码4大核心模块之一,未来大有可期

再者,第3年末(2019年7月)提出了向后、向下的专业出路,2020年4月就看到了熟悉的想法:

尽管SFF已大势所趋,但拓宽思维边界,服务端知识的了解依然必不可少。

是的,有人也这么想了,有人也这么做了,有人做成功了。

因人成事

先有事,后有人,而后才有技术的生长空间。

这样看来,技术才是最不重要的。

因为要扎入更新、更深的技术领域,首先要找到技术与商业的连接点,那个与技术相契合的商业模式、业务场景在哪里?

这块土壤可能已经等待多时,也可能尚未出现。但即便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技术的种子也不是立即就能生根发芽,蓬勃生长,还需要有合适的人,所谓因人成事。而并不是我曾天真地以为的:

谁来做不是关键,有想法能落地就能成,贴合业务走出特色即可。

技术的种子需要悉心照料,才能长出真正有价值的根基,继而枝繁叶茂,花开不败。

所以,一个技术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独到的技艺和专注的匠心,还要有一颗充满可能性的技术种子,早期的花盆、阳光雨露,中期的一块土壤、持续浇灌……以及从一颗种子预见到累累硕果的判断力和帮助争取到这一切资源的影响力。

偏执

在探讨问题、倾听意见方面,建议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提高对事物的多角度看法和包容性。

一直以来都没有意识到的缺点,终于被一语点醒。也终于跳脱出来,能够看清楚别人身上类似的问题。

客观地审视自己往往是最困难的,因为标准模型是自己建立的,并根据自我认同调整好了各项参数。在这样的标准模型下,自己总是最完美的,错的也是对的,错了也是情有可原的,实在找不出理由,还可以往心情、性格上推:

我不会……我不想……我就不……

因此,镜中的自己总是不完美,而心中的自己总是尽善尽美,框在自己的评判标准里,就永远察觉不到,因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但只要有一面镜子,这些隐藏的缺点就能轻易暴露出来,可能是一针见血的提醒,也可以是以人为镜的自省。

孤木成林

孤木能成林吗?

能。比如大榕树:

只一棵树,就是一个《鸟的天堂》,只一杆枪,就抵一支军队,只一个人,就能形成技术壁垒。

但如果是棵年幼的“大榕树”呢?

在这个阶段,孤零零的一棵树断然无法撑起一角天空。但倘若与身边的树木连成一片,假以时日,生长成为一棵棵雄踞一方的参天大树,直指满天星辰。

二.目标

第5年

  • 影响力:微信公众号3000关注,对内演讲10次以上。

  • 前端工程化:既然还做这里,就做到超出预期。

  • 学PM做事:读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应用到3个实际场景中。

  • 走出去:与内环保持14个链接。

  • 自省:每月复盘总结1次。

  • 观察:建立自己的“人事观”。

持续经营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梦歌的强烈建议下,对几年来野生放养的公众号做了一些改进:

  • 改名:从深沉拗口的「黯羽轻扬」改名为好听好记的「前端向后」。

  • 定位:知无涯,端无界,一起走向前端深水区,探索冰山之下的雄奇瑰丽。

  • 设计头图:抛弃千篇一律的肥皂封面图,精心挑选/设计头图。

  • 设计广告词:转型成为入门级标题党。

此外,还开设了知乎专栏,将一些博客文章在多个渠道同步发表,也初见成效。

近两年里陆续输出的VS Code相关文章已经产生了些微的影响力,一些机会主动找了过来,算是持续写博客6年来首次感受到回报,印证了影响力的价值,有必要持续经营投入。

剖析自己,有意识的成长

剖析自我的过程还是蛮血淋淋的蛮痛苦的。

摊开一张白纸,写下3大缺点:

  • 偏执: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 研究型性格:将一个点研究得通透能带给我快乐,怎奈通透研究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

  • 内向:写的比说的深刻得多,深沉的文字从小学习作延续至今。

偏执是最大的问题,尤其在技术方面,研究型性格让我知道得更深,却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困境:

自以为是,意思为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

加之内向的笨嘴,一年来情感上的几次争吵几乎都以同一句话结束:

反正你说的都对的,我说啥都不对,给我感觉就是这样的。

希望这一年能够改掉固执己见的毛病,以包容的态度倾听自省,多角度地看问题。

研究型性格本不是坏事,但目光容易停留在底层原理上,妨碍了对商业场景的思考,是成长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克制往下钻的变态欲望,将目光移上来。

内向,体现在抗拒主动交流,本来也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但内向加上自以为是就相当于双重结界,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了,必须驱散潜意识里的抗拒,主动开口。

用PM的成熟方法论做事

需求的本质是问题,问题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从运营、交互、设计审美兜兜转转一圈回来,才意识到产品思维最具价值。

听用户的话,但不要照着做。

诸如此类的智慧都是PM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方法论,不仅适用于产品设计,还能够应用于日常面临的各种问题场景。

三.计划

主线

  • 影响力

  • 专注前端工程化领域

支线

  • 学PM的做事方法

日常

  • 走出去

  • 自省

  • 观察

第4年》上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code